联合国机构与委内瑞拉深化合作 加强保护弱势群体
波士顿咨询公司报告:未来将用品牌实现增长 波士顿咨询公司(BCG )日前发布的最新报告《有口皆碑 拔得头筹:品牌倡导指数在中国技术、媒体和电信领域的应用》认为,企业若能深入了解品牌倡导的重要性以及自身和竞争对手的表现,则将对品牌的认知方式产生新的认识,并利用倡导的力量来推动营收增长
上述四条路径,由浅入深,由易到难,逐步地使民营资本进入垄断性行业。如您书中所言,中国社会已开始分层(至少雏形已出现),甚至有逐步固化趋势(中低收入者难以向上流动)。
瞄准五项权能:农民土地经营的流转权、林地经营权和林木转让权、矿产资源的探矿权和采矿权、水资源产权、海洋用益物权。 天地人产权:用制度解决生态问题 记者:您在书中强调生态文明的制度化,应怎样理解? 常修泽:我先说一件新事:前些天在欧洲学院现场听习近平主席演讲,在讲述2000多年前,中国就出现了诸子百家的盛况时,我特别注意到,他把老子排第一,孔子排第二、墨子排第三,说他们上究天文、下穷地理,广泛探讨人与人、人与社会、人与自然关系的真谛,提出了很多理念,如天人合一、道法自然等,强调人与自然界和谐相处,涉及资源环境生态问题。早在十多年前您就在《21世纪经济报道》发表了学术论文《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: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新课题》。记者:您先说系统1:推进产权开放,如何做到国、民、外、内,四线联动? 常修泽:简言之,四条线。对此,没有兜底机制,行吗?当前先要编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安全网,要兜住。
第二,广到地下地上,自然资源产权。第三条线,立足于现有外资企业,让国、民、内资本与外商资本融合。——发挥政策性金融机构对住房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作用。
在抓好相对慢变量的重大改革的同时,可优先启动需求侧、见效快的改革措施,可以在短期内起到扩需求、稳增长,对刺激政策发挥替代效应的作用,同时通过换机制、调结构,有助于培育中长期增长新动力。第三产业发展延续了去年的态势,增长7.8%,比第二产业高出0.5个百分点。但若没有调结构、换机制的配合,这类刺激措施有可能延缓甚至强化原有的增长方式。记者:在看到这样下行和风险压力的同时,您认为当前经济的积极变化是什么? 刘世锦:一季度虽然增长回落,但呈现出一系列值得关注的积极变化。
预计2014年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略高于去年13.1%的水平,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所上升。随着简政放权、小微企业减税、工商登记等重点领域改革的推进,新注册企业快速增长,企业创新、创业活力增强。
虽然简政放权、放宽准入等政策将提高民间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性,但体制、机制障碍依然较多,短期替代作用有限。着力推进相关重点领域的改革和政策调整 记者:要保持全年经济在合理区间稳定地增长,您认为应当重点采取哪些政策措施? 刘世锦:针对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,抓改革、稳投资、控风险至关重要。来源:人民日报 进入 刘世锦 的专栏 进入专题: 中国经济 。近期,以调整投资结构、稳定投资增速、化解金融风险为重点,着力推进相关重点领域的改革和政策调整。
在当前的投资结构中,制造业占34%,房地产占25%,基础设施占21%,其他服务业占14%,农业和采矿业占6%左右。房地产开发企业投资更加谨慎,预计全年房地产投资增速将回落至16%左右。——推动资产证券化,盘活存量。要充分发挥市场在结构调整中的决定性作用,同时合理发挥政策、法律、标准的引导、约束和保障作用,加快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的重组,促进以提高长期竞争力为核心的产业进步。
就需求管理与推进改革而言,针对经济的短期波动,特别是大幅波动,采取适宜的刺激措施是有必要的,需求管理不应被排除在政策储备之外。——清理规范地方融资平台,推进地方政府合规融资。
扩大加速折旧的范围,缩短最低折旧年限,中小企业设备投资可当年折扣,促进设备更新、技术进步,同时扩大投资需求美国人自身也应该反思,当下的美国同样也急需一场改革,需要更好的基础建设,更好的免税代码(Tax Code),提升教育系统,和缩小收入差距,这些能够稳固经济增长。
中国成为世界第一,就意味着中国取代美国成为第一,显示着全球政治经济中心由西方到东方的快速转变。这一新论点引起全球各大媒体热议。如果中国能够在国际社会上迅速享有与经济地位相符的权利的话,当然中国也愿意承担这些任务,但达到这一点又非常难,这也是中国不承认为世界第一的一个原因。但从常识上看,一个贸易量、钢铁产量、汽车产量、外汇储备、高等教育规模都是世界第一,而且人口四倍于美国的中国,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本身就没有什么应让人惊讶的。自2010年以来的中国货币紧缩和主动经济减速,至少让中国超越美国的时间推后了三四年,而这种推后估计也有中国政府对美国因素的考虑。美国丢掉了第一的位置,象征着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下降,象征着美国模式的失败。
世界银行发布2011年"国际比较项目"报告,通过购买力平价法(PPP)计算作出预测称,今年中国可能超越美国,一跃成为全球头号经济体。而世界银行则是采用购买力平价法,购买力平价理论最早是由20世纪初瑞典经济学家古斯塔夫·卡塞尔提出的。
这意味着,中国政府为了挤掉水分,特别是考虑到夸大经济总量将在国内外面临的不利局面,有意将GDP总量向下修正了11%。中国也应该看到美国在创新方面仍有着坚固的领先优势,在许多工业和领域的主宰地位不会消亡。
中国如果不是在2010年下半年开始紧缩货币,主动放慢发展速度的话,2014年中国超越美国不仅仅是按购买力算法了,即使按照真实汇率,中国也将大幅超越美国。对中国人来说,成为第一意味着结束了长达两个世纪被西方的羞辱,更是证明了中国政治的优越性,甚至是中国人的聪明和优越。
美国金融分析师格雷格·麦克布莱德说,虽然PPP消除了一些统计失真,但误差仍然很大。从更大处说,是整个西方的衰落。作为全球廉价商品供应国,中国去年已超越美国,成为全球头号货物贸易大国。对于这一好消息,参与这份报告研究的中国国家统计局并不赞同,并且坚定地拒绝这一结论,也不希望这样的统计数据被公之于众。
甚至导致最终出炉的报告中有这样一个注解:中国国家统计局对本报告采用的方法论的某些方面持保留意见。即使全球经济危机期间,中国经济也保持着大约六七年就翻一番的高成长速度。
例如,购买相同数量和质量的一篮子商品,在中国用了80元人民币,在美国用了20美元,对于这篮子商品来说,人民币对美元的购买力平价是4比1。另外中国半合法和非法的灰色和黑色经济活动猖獗,这些未能统计在内,中国实际的GDP数据要高很多。
中国政府的担心是另外的因素,当年日本欲超越美国的冲动引来了"广场协议",导致了日本"失去的二十年",这方面中国也值得警惕。其实算法不是问题,这一算法已经坚持多年,中国也从来没有抗议过。
据透露,双方在世行ICP项目内部争执了足足一年。以至于有媒体甚至用上了"中国痛恨'最大经济体'"这样的标题。但中国的复兴绝不是中国一家的事情,人们不能忽视这个转变的历史意义。中国则一再强调,自己还是发展中国家,人均GDP位居穷国之列。
作者高连奎是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世界经济主管 进入专题: 世界第一 。以PPP计算,中国的人均GDP在世界上还排在第99位的后列。
这些解读一旦发酵,将成为媒体、学术界的持续热点。但必须指出,世行的预测采取的是购买力平价计算法,这是一种被认为更科学的算法,而且一直被世界银行所采用,并非单独针对中国。
其实中国经济超越美国,一直是经济学家热议的话题。美国作为全球经济霸主已经超过了一个世纪。